马塞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制造业自救谋出路 [复制链接]

1#

中国制造业自救谋出路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对制造业影响首当其冲。日前在天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制造业管理论坛中,参会企业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制造业企业不应过多抱怨外部环境,而更需要“积极自救”的思维模式。面对危机积极反思企业问题,迅速做出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同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获得发展新空间。冷静反思问题迅速调整战略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外部需求减弱,创造效益越来越困难,制造业产能面临重新调整。冷静地正视危机,迅速调整企业战略应对危机成为很多优秀企业的选择。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克俭表示,企业首先需要反思战略方向,在财务和成本上进行调整,尽可能减少库存释放现金,消除浪费,收缩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为未来的生存做好准备。在这些调整的基础上寻找战略机会。邦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动力总成是专门为丰田工厂配套的跨国公司,北方区总经理冯成玉表示,应对危机公司成立了全球性的由高层管理机构组成的应对小组,形成了三方面指令。首先重视影响,快速调整;第二积极心态应对,加大研发力量;第三,在危机中识别新的机会。欧美市场萎缩后出口降低,丰田调整其全球销售计划,在中国销售额目标下降10%,这是丰田在中国第一次销售额下调,对此邦迪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JAC大学校长康易成介绍,江淮汽车集团应对危机积极反思战略方向,找出在战略执行上的问题;同时,实行财务从紧的*策,重新梳理年初的预算压缩各种费用,第三大幅压缩人力资源精兵简*。企业专家表示,危机暴露出我国制造业存在基础管理粗放以及战略规划短视的现象,目前是需要冷静审视的时候了。日本平山有限公司丰田生产技术顾问林田博光表示,有危机时才会有强大的制造业,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产生的。目前制造业企业面临共同的现象是市场需求小,因此,如何保存实力,有效安排剩余人员,提高生产效益是最重要的。而中国制造业生产方式中浪费太多了,应该需要反思。康易成表示,这次危机到来,首先暴露出一些企业基础管理的缺失和弱化,在这样的时刻更应该静下心来,进行基础管理的补课。比如精益管理是企业生产的好的方法,然而很多企业做不到位,浪费大成本大。如果企业从一开始就将基础管理细化,就能比较从容应对危机;其次,企业战略存在问题。企业应该不断能够预测未来问题和做出应对准备,增强危机面前的预应能力。苦练内功加大自主创新精益管理被访企业认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好的企业不断创新生产研发,提升管理模式,增加人才储备,竞争优势就会充分体现,而只靠低成本扩张的企业很快就被淘汰掉,这样,合理有序的制造业经济秩序才能建立。因此,企业需要练好内功,才能更加适应环境变化。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艳指出,当前这种大的危机形势下,推行精益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第一精益管理是自救的思维模式。当年丰田摆脱危机主要靠自救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流程优化,避免浪费,极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当市场萎缩后采取内部挖潜,避免浪费增加利润提高效益,对所有企业不论制造业和服务业都非常必要。浙江较大的民营企业盾安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表介绍,金融危机来临,对浙江的中小家族式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更大。正是由于公司较早地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推行精益化管理改革,有效地规避了众多企业面临的危机。很多被访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实际上对有些制造业企业影响很小,这些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拥有核心技术。即使欧美中国市场有所变化,但增值的核心技术是不可取代的,因此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生命力就强。紧抓国内外机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危机背后意味着机遇。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分析,在这次危机中,优秀的企业能够快速抓住危机背后的机遇,其中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拉动内需的*策机会以及由危机造成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首先,国家实行了宽松的货币和财**策,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一方面缓解了资金压力,为企业打开了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西方国家的制造业不景气,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全球制造业将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润的压力下,西方国家制造业将加速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这势必推进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王建表表示,国家拉动内需增加投资的*策,更多地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从生产型增值税调整到消费型增值税后,以前企业投资好的设备资金负担较大,现在税收可抵扣一部分成本,这样企业投资的意愿加大。另外,农村市场为最近发展重点,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很多生产材料,我们企业的很多产品在农村改造中打开市场。冯成玉指出,拉动内需*策支持毫无疑问会加大企业投资的力度,我们可以从国外将生产线快速移到中国,同时将核心业务研发中心的总部移到中国,推进核心技术的转移也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据新华社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