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奔跑的本领,使恐龙比别的动物占优势:一是追捕猎物;一是逃避敌人攻击。于是,行动快捷的草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开始了一场速度竞赛:为了逃避跑得越来越快的肉食性恐龙,草食性恐龙也必须能越跑越快才行。那么,这些地球霸主之中,谁才是速度最快的那一个呢?谁才是速度世界里的真正王者?
似鸸鹋龙
似鸸鹋龙的身长约为3.5米长,体重约-公斤。它的股骨有46.8厘米长。似鸸鹋龙具有无齿喙嘴,颌部构造虚弱。相较于其他的似鸟龙科,它的背部较短、前肢修长、有很大的脑部及眼睛,而骨盆的构造亦有不同。似鸸鹋龙的胫骨长度比股骨长20%,适合快速奔跑。它的大眼睛显示它有尖锐的视觉,有可能它是夜间出没的。
似鸡龙
似鸡龙意为“鸡模仿者”,是似鸟龙科下的一属恐龙,于上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蒙古耐梅盖特地层中被发现。似鸡龙最长可达4-6米及体重公斤,是最大的似鸟龙科。似鸡龙身材短小、轻盈而且后腿很长,是奔跑迅速的一种恐龙。它跨步很大,能逃脱多数追捕者的追捕。它看起来像一只大鸵鸟,长着长脖子和没有牙齿的嘴,但它没有羽毛,也没有翅膀。它的尾巴僵硬挺直,这有助于它在奔跑时保持平衡。据说,似鸡龙的速度快到可以摆脱沙尘暴!
似鸵龙
似鸵龙具有典型似鸟龙科的体型与骨骼架构,与似鸟龙、似鸸鹋龙的差别则在于身体比例与细部生理特征。似鸵龙的手臂长而强壮,但前臂骨头不灵活,而手部的第一指可做出与其他两指相对的有限动作。似鸵龙的手部是似鸟龙科中最长的,具有长的指爪。似鸵龙奔跑起来的速度可以到达每小时60英里(约96.6千米)。
小盗龙
小盗龙意为「小型盗贼」,是一种在中国辽宁省九佛堂组发现的小型驰龙科恐龙。赵氏小盗龙是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娇小、非鸟类之兽足类恐龙。它的体型和始祖鸟相仿,体长不足40公分!顾氏小盗龙的四肢都有羽毛,被称为“四翼恐龙”。小盗龙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但是它们的速度却不容小觑,它们正是利用超快速度让自己飞行起来的。
棱齿龙
到距今1.1亿年前后的白垩纪早期,出现了一些个子不大非常善于奔跑的食素恐龙。棱齿龙全长1.4--2.3米,臀高1米,两腿修优美。喙嘴狭窄锐利,给它咬食树的枝叶带来很大方便。手臂长,手有5指,很适合抓扯食物并能捧食。以前,有人认为棱齿龙是在树上生活的,后来才发现它们的习性很像今天的非洲瞪羚,它们可能是鸟脚类中速度最快的一群。
莱索托龙
莱索托龙年命名,原意是发现地地名Lesotho侏罗纪早期发掘于莱索托(非洲南部一王国,首都Maseru),法布龙科长1米。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鸟臀类恐龙中的鸟脚类也是相当活跃的一支恐龙队伍,发现于南非的莱索托龙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莱索托龙是种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身长1公尺,它们的化石显示牠们是快速的奔跑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